加入收藏 潢川新闻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看潢川 > 浏览

信阳日报:吕涛——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淮河之畔

来源:信阳日报 2020-6-12 第五版 发布时间:2020-06-14 10:56 作者:刘洋 点击:

  站在流经潢川县踅孜镇踅孜村段的淮河大堤上,望着眼前大片苍翠的茶园,潢川县公安局派驻踅孜村第一书记吕涛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回想5年来驻村帮扶的点点滴滴,吕涛的思绪顺着淮河清澈的水流潺潺地向远方延伸……
  吕涛清晰记得入村那天,踅孜村正在召开群众大会,一看“第一书记”是警察,村民们开始窃窃私语:“来的是一个‘抓人’的啊!咋不派一个‘会赚钱’的来呢?”其实不光村民犯嘀咕,吕涛自己的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
  踅孜村位于踅孜镇东部,地处偏远,地少人多,经济落后,贫困人口为216户959人,扶贫任务十分艰巨。
  来到踅孜村,吕涛便扎下了根。为精准把握村情,吕涛挨家挨户走访,摸清村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困难是什么?期待是什么?试图从走访调研中寻找脱贫攻坚工作突破口。
  踅孜村村部破旧,吕涛便积极协调帮扶单位支持,筹措基金5万元对踅孜村村部进行维修改造,并捐赠空调、电脑、打印机等物品,用于改善办公条件。
  踅孜村由于地少人多,农业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基数大,靠传统农业种植很难实现农民脱贫致富。针对现状,吕涛带领踅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农业种植模式,推动淮南茶、红薯及花木、萝卜种植。鼓励村民成立“潢川县春虎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绿之洲花木专业合作社”“豫发茶叶合作社”等一批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扭转、土地入股、农民入社、提供劳务等模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吕书记来之后,想方设法鼓励我们脱贫致富,在他的鼓励下,我和其他6名村民一起成立了潢川县春虎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建了粉条加工厂。吕书记不仅给我们提供种植技术,还帮助我们联系销售渠道,现在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的信心也提升了。”村民黄春虎深有感触地说。笔者了解到,吕涛通过帮助村民建设“农村淘宝”网店平台,联系乡镇、县城的超市等方式,帮助农民拓展当地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村民共同努力,踅孜村全村现共种植淮南茶300余亩、种植花木100余亩、种植红薯200余亩、种植萝卜200余亩。此外,吕涛结合踅孜村水源丰富,水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优势,激励带动村民参与“虾稻共作”。在吕涛的推动下,全村目前有22户参与“虾稻共作”种植养殖项目,种植养殖面积达280亩,实现了每亩增收2000余元。
  踅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农业种植和劳务输出。吕涛发现,有些贫困群众有外出务工意愿,却因信息闭塞,找不到就业门路。针对这种情况,吕涛组建了“踅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微信群,及时收集务工信息,在群里发布。目前,已经成功帮助22名群众找到就业门路。
  “人穷穷一时,志短短一生”。吕涛在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更注重扶志。对于缺乏斗志、懒散成习的贫困户,吕涛在走访慰问时,经常与他们促膝长谈,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改变自己的生活。踅孜村一组有一贫困户,老两口、儿子儿媳加孙子孙女共6人,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东奔西跑,谋不到好的出路,一年下来收入也不过万元,老两口在家带孩子还要开销,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走访中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吕涛发现这家老两口虽然年近60岁,但还有劳动能力,农忙之外还有很多空闲时间。每次走访时,吕涛都耐心地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树立起脱贫的信心。在发现这户人家有靠近淮河、地处首集的地理优势后,吕涛私人出资购买了黄鳝篓、渔网等捕捞工具送到这户人家。吕涛介绍,仅此一项,这户人家年收入就超过万元。通过该户带动,一组5户贫困户都顺利实现了脱贫。截至目前,全村贫困发生率由扶贫之初的40.08%降至0.68%,剩余贫困人口有望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
  驻村5年,吕涛的脸晒黑了,鞋子也磨破了几双,可看着村民们相继摆脱贫困,日子越过越红火,吕涛倍感欣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踅孜村驻村第一书记,吕涛和村组干部一起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潢川县靠近武汉,从湖北返乡人员集中,防控任务严峻,吕涛和村组干部们白天在疫情防控卡点值班值守,晚上进村入户走访排查,登记上报湖北返乡人员信息,给村民测体温,宣传防疫常识,面对面向村民宣传酒席延后、走亲访友停止、出门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