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潢川新闻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看潢川 > 浏览

信阳日报:潢川茶产业铺就绿色致富路

来源:信阳日报 2020-4-29 12版 发布时间:2020-04-29 15:26 作者:潘伯栋 蔡丽 点击:

  潢川古称光州,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是中国著名的花木之乡,林木覆盖率达36%,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其茶叶种植历史久远,茶叶品质超群,茶文化底蕴深厚,所生产的绿茶“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既有我国北方茶特点,又有南方高山茶的品质。唐朝时期光州茶叶就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淮南茶,光州上”之说,到了宋、明时期,古光州茶叶生产更加繁荣兴旺。近年来,潢川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茶产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效益大幅提升,茶产业覆盖17个乡镇、从业人员近2万人、茶叶类专业合作社5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注册商标30家。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国产茶县百强县”荣誉称号。
  多方助力兴产业。清明、谷雨时节,行走在潢川县的仁和、踅孜、来龙、谈店、江集等乡镇,不时有大片的茶园跃入眼帘,采茶工穿梭其间,只见灵巧的手指上下飞舞,片片绿叶归入竹篮,氤氲的茶香弥漫在茶乡。“为切实抓好茶叶生产,调动企业、茶农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连续多年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扶持茶产业的优惠政策、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方案,为企业发展投资吃下‘定心丸’!”该县林茶局负责人介绍。近10年来,潢川县财政各类资金累计投入3亿元,用于扶持良种茶园发展、茶叶加工销售、茶叶品牌创建、产品开发与科技创新,茶叶标准示范园建设、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绿色防控方面的扶持金额、贴息标准以及土地利用整理等具体事项。在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下,目前该县新发展高标准高质量优质茶园16.6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7.5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0亩。
  市场导向育品牌。“‘光州’牌信阳毛尖、雪芽等名优绿茶,汤清色绿、香高味醇;我们研制生产的‘光州’牌信阳红茶被国内著名茶叶专家鉴品为‘外形紧结、色泽乌润显毫,香气鲜爽回甘、汤色红亮,滋味甜醇浓酽、品质上乘’。”老茶人刘祥国说起茶来如数家珍,“我们在各大国际、国内茶叶鉴评盛会上屡获佳奖,2017年信阳茶文化节‘光州雪芽’在全国绿茶评比中名列第一,一举夺冠,荣获特别金奖。”这只是潢川县依据市场导向,培育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潢川县坚持走产业集群化、产品品牌化、市场专业化、质量有机化的道路,培育了大批叫得响、市场反响好的茶叶品牌。2018年、2019年“华茗杯”中国绿茶质量评选中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特别金奖”,金栗茗皇、华蕊茗阳、绿缘、杜甫春、谷月春、一品君子、淮南翠芽、沁香源、文贤等茶叶品牌,在全国及省级举办的茶评中多次获奖,企业逐步壮大。
  开拓融合创新路。在白店乡交通运输综合服务平台的大厅里,保健茶枕等茶系列产品前,不时有来往的旅客驻足。 “我们研制开发的茶枕、茶饼等产品在市场销售很好,为适应当前人们对天然的保健饮品、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我们还准备开发茶饮、茶食等其他延伸产品。” 华蕊茗阳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华蕊说。为提升整个茶产业产品产量和综合效益,该县鼓励茶企将茶叶进行深加工制成多种多样的茶叶制品,拉长茶产业链条,增加茶产业综合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该县还借助“一元客车村村通”的交通运输优势,将茶产业与日渐红火的乡村旅游业有机融合。在仁和镇连岗村,赏一赏樱花,采一采绿茶,在流水绿荫下品一品毛尖,成为春日游客们的首选。
  政策支持助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潢川县立足传统优势,积极探索茶产业扶贫新模式。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茶产业发展规划,为茶农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健全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产业化体系,促进茶产业逐年稳步壮大;另一方面,拓展精准扶贫效果,引导贫困户参与茶叶种植,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实行订单生产,统一收购,确保贫困户稳定受益,年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吸纳贫困户进入企业务工,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鼓励贫困户用荒山进行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可获得300元左右的收入。通过茶产业的带动,巩固了脱贫成果,保证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目前,该县茶园面积发展到17.3万亩,2000多名贫困人口依靠茶产业奔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