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潢川新闻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看潢川 > 浏览

信阳日报:“基金+基地+公司+扶贫”模式助推绿色廊道建设 潢川县探索生态廊道建设新模式

来源:2018年12月18日3版 发布时间:2018-12-18 11:15 作者:杨博 刘俊峰 点击:

  
  潢川县境内有京九、宁西两条铁路,有沪陕高速,有淮河干流及小潢河、白露河主要一级支流,总需建设绿色廊道113.8公里,21500余亩,初期建设需投入资金近1亿元。此外,尚有312、106、338线国省道需要完善补充绿色廊道建设。面对要求严、标准高、时间紧、任务重的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潢川县对标“森林河南”十年规划、对标平桥标准,果断下达任务:三年主要廊道建设任务21500亩,集中在2019年完成,为全市创森工作贡献力量。
  由于廊道建设工程战线长,占地面积大,涉及的单位、个体较多,生产环境复杂;建设周期长,标准高,管理难,初期及后续投入资金量大。面对任务,潢川县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固有潜力,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摸索出一条“基金+基地+公司+扶贫”的新模式,解决了绿化造林中的土地和资金这两大难题,全面推动了全县创森工作进展。
  潢川县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创森奖补基金。为此,县政府下发了潢政〔2018〕3号、潢政〔2018〕60号文件。文件明确规定,对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县财政将投入资金2000万元至2500万元,给予土地租金4年期的补偿,给予每亩1000元至1500元造林奖补,给予规模化造林达到规定面积的一次性奖励。通过以上奖补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进行生态廊道初期及后续工程建设,创造了就业岗位,带动扶贫户近万人参与工程建设。
  据悉,该县按照京九、宁西铁路,沪陕高速每侧绿化宽度各100米,淮河两侧各绿化500米,小潢河、白露河两侧各绿化50米的标准,规划建设生态廊道造林面积17048亩。潢政〔2018〕2号、60号文件规定,廊道建设所需土地,由所辖地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流转,每亩流转租金600元。为此,全县流转土地将达到21000余亩,并明确要求,流转合同签订要达到20年。所建设的廊道林带可采取企业化模式经营,建设初期的10年内,不得采伐、间伐林木,要以廊道林带建设为依托,发展林下经济,形成森林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生产经营基地,并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以林养林,长期稳定发展绿色廊道建设。这种“双赢”的模式,极大地吸引、鼓励了全县广大园林公司及花木经营大户的踊跃参与。
  潢川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所有廊道建设,必须由园林公司或有一定资质的花木经营大户进行,由于机制利好,极大地调动了全县数十家国家一级二级资质的园林企业参与廊道建设竞标。该县是全国花木之乡,县内园林企业规模大、资质高,其中有三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园林企业绿化造林技术成熟,经营苗木基地经验丰富,资本雄厚。目前,以该县上市园林公司春泉园林公司为主,其他园林公司参与的模式,全部明确了廊道工程建设主体。其模式为,乡镇政府主持,以村民组为单位,由农户与园林公司依法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流转期限为20年。土地租金前4年由县财政直接支付给农户,后期由承签公司直接支付。园林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开展整地、植树活动,并规划了廊道林带长期经营战略。
  由于廊道建设地段长,又大多处于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地区,土地产出低,收益小,廊道建设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园林公司在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明确承诺,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尤其是贫困户中的劳动力,确保劳动力报酬为日均80元-130元。
  探索了新模式,制定了新机制,难事不再难,工作更好干。截至目前,潢川县京九、宁西铁路、沪陕高速17000余亩廊道建设土地已全部流转完毕,园林公司已进入,开展整地栽植。淮河及主要支流廊道建设土地预计在年底前完成流转,进入实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