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潢川新闻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看潢川 > 浏览

信阳日报:潢川:产业扶贫激活一池春水 ——众多闪亮“名片”在全省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上赢得 “点赞”

来源:信阳日报 (2018年8月17日5版) 发布时间:2018-08-17 11:10 作者:孙浩然 潘伯栋 刘力娜 点击:

  前言:2018年8月10日,按照全省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议的部署,由省扶贫办、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委、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有关负责人,各省辖市扶贫办主任等组成的第四观摩组莅临潢川县观摩产业扶贫工作。在此次观摩活动中,潢川县的产业扶贫模式吸引全省各界高度关注,引发强烈反响,形成了脱贫攻坚的“潢川效应”。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潢川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多彩田园”工程为抓手,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通过创新多模式的扶贫机制,积极探索出具有潢川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多元化扶贫产业格局,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利于产业发展、企业获利、贫困农民增收脱贫的有益借鉴,探索出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子。
  初秋时节,天朗气清。道路两旁迎风摇曳的格桑花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8月10日,全省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议第四观摩组莅临潢川县观摩,几十名来自全省扶贫领域的代表来潢川县参观考察产业扶贫工作。他们一路交流,一路感叹,纷纷为潢川县脱贫攻坚工作点赞。
  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美誉的潢川,拥有许多闪亮的产业名片:“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异军突起的小龙虾、“中国鸭业第一股”的鸭产业、“一花独秀富一方”的花木产业、“中国汤圆潢川标准”的糯米粉产业等。多年来,潢川县培育形成了“鳖鸭花猪粉菌茶,外加一只小龙虾”八大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0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上市公司5家。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潢川县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多彩田园”工程为抓手,紧抓产业扶贫“牛鼻子”,做足产业扶贫大文章,探索出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子,激活了精准扶贫的“一池春水”。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已实现40个贫困村整体脱贫,12745户53943名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古色古香的凉亭、清澈见底的湖水、鳞次栉比的农家别墅、通村入户的水泥路……在仁和镇连岗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一处处美不胜收的景色。谁能想得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泥巴凳子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是昔日连岗村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的连岗村旧貌换新颜,正慢慢变成人们体验乡愁、纵情山水、乐享田园的“欢乐谷”。
  连岗村的脱贫只是潢川县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通过开展产业扶贫,潢川县呈现出“党建强、产业旺、乡村兴”的良好态势。
  “产业是脱贫之基。潢川县紧密结合当前扶贫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在产业谋划上下功夫,引导动员大中小企业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参与产业扶贫,最大限度地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让企业成为扶贫带贫的‘领头雁’和主力军,亮点多、覆盖广、成效足,产业扶贫挑起脱贫攻坚‘大梁’。”潢川县扶贫办主任孟建成向记者介绍道。
  在白店乡106国道两侧约十公里的万亩花卉精品博览园,记者看到,道路两旁的花木成片相连、错落有致,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花木产业成为潢川县富民强县的优势主导产业。
  有着“中国花木之乡”美誉的潢川县,已经走出了一条集种苗培育、园林绿化、信息服务、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花木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已发展花木园林公司160多家,花木专业合作社74家,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带动贫困户8335户16255人因此受益。
  该县运用“特色产业+园区+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引导盛世园林、春泉园林、莱新园林3家“新三板”上市企业与贫困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订单种植、信息服务、土地流转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13个村整体脱贫,形成了“一花独秀”富一方的示范效应。
  围绕“多彩田园”工程,该县运用“优势产业+基地+贫困户”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把贫困户整合到产业链上,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打好“全国优质糯米之乡”牌,黄国粮业运用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种植糯稻30万亩,带动1584户贫困户亩均增收200元,开创了一“糯”千金“粘”万家的多赢局面。
  2016年以来,全县小龙虾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两年发展综合种养面积14.8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12.4万亩,2740户贫困户养殖面积3.3万亩,亩均增收2500元,实现了“一水两用、一亩双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了种苗基地、院士工作站、国家工程技术分中心和5家龙头加工企业,完善了扶贫产业链,形成了“南有潜江、东有盱眙、北有潢川”的三足鼎立之势,小龙虾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打赢高质量的脱贫攻坚战,不仅要让贫困人口在物质上脱贫,更要帮助他们精神脱贫,激发和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通过建设文化阵地,加强教育引导,实施文化引领,树立典型带动,创新方式激励,潢川县探索出了一条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固本鼓劲,送志气、强底气、促脱贫的扶志之路,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了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把阵地建起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该县参照省“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七个一”的基本标准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27个,83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将队伍拉起来,以文化广场为主阵地,帮扶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下村入户,每村组建了1至2支扶志脱贫文艺队伍。把活动办起来,聚焦脱贫攻坚创作歌舞、山歌、快板、皮影戏、相声等形式多样的潢川本土特色文艺作品30余部,举办各类演出1000余场,宣传先进文化展示美好生活,累计受益群众达到20多万人,唤起广大贫困户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
  与此同时,潢川县创新形式,充分发挥好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选出300名“帮扶之星”、“脱贫明星户”和“脱贫攻坚党员红旗手”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开展以讲脱贫故事为主题的宣讲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了以明星企业(合作社)、脱贫典型等联合带动贫困户致富的新模式。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讲脱贫故事主题宣讲活动43场次。
  在83个贫困村开办“爱心超市”。该县用“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积分制奖励机制,“定向服务+农户参与评比+捐赠物资”的管理运营模式,涵盖村居环境多项内容的考核方式,提升了美丽庭院建设水平,改善了人居环境,形成了以劳动换取积分,到“爱心超市”以积分换取商品,勤劳就能致富的正确观念,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了对脱贫工作的满意度。
  产业扶贫犹如星火燎原,改变了昔日的穷乡僻壤,为农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收入;精神扶贫有效提振了贫困群众“精气神”,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也让潢川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步伐愈发坚定。潢川县委书记赵亮掷地有声地说:“近年来,88万潢川人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在产业扶贫上,探索出一些创新的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坚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我们一定能够胜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小康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