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潢川新闻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 浏览

胡耀邦在信阳黄湖农场的日子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发布时间:2019-05-11 15:55 点击: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
       在信阳市潢川、淮滨、固始三县交界,春河与白露河汇流处,有一片水田交织的开阔地。这片名为黄湖农场的地方,因为39年前一个人的到来而变得非同寻常。
  这个人,就是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后来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1980年~1987年)的胡耀邦同志。
  自1969年4月至1971年10月,胡耀邦在位于黄湖农场的团中央五七干校工作、生活了两年半。在那段非常时期,已经50多岁的胡耀邦在远离北京的黄湖农场,和近2000名同事一道插秧劳动、脱坯建房、学习思考,度过了一段特殊岁月。
  昔日荒芜凌乱、泥泞不堪的近两万亩黄湖农场,如今已变得繁花似锦、生机勃勃。近期,记者走访黄湖农场,看到胡耀邦亲手盖起的房屋依然矗立,他伏案学习的桌椅仍未褪色,他挥汗劳作的身影已被定格……
  黄湖旧居深留“故友”足迹
  车子顺着黄湖农场的小道向西驶出1公里,从道路北侧繁茂松柏林里分出一条百米长的柏油路。站在路口南望,一个用铁栅栏围起的小院映入眼帘。院子约200平方米,里面长着几棵碗口粗的树,一排古朴的青砖红瓦房坐北朝南,共7间。胡耀邦居住的房子在西头第三间。
  推开房门,室内青砖铺地,墙壁上挂着胡耀邦的几幅照片。其中有一张黑白照片特别醒目,胡耀邦挽着裤腿,弓着腰,正在水田里插秧。若非农场同志介绍,丝毫看不出照片上劳动的人是胡耀邦。屋子面积不大,放着5张木床。胡耀邦的床铺紧靠西墙边,窗前搁着一张三斗桌和一把木椅。
  房间睡铺示意图显示,和胡耀邦同宿舍的4个人分别叫李春和、刘德茹、吕洪志、孙志福,前两位是胡耀邦当年在团中央的同事,后两位是黄湖农场职工。“吕洪志还健在,孙志福前几年已经去世了。”随行的农场场部秘书小张说。
  小院前面有一方水塘,波澜不惊,如这院落般静谧。绕过院子数十米远,在东北角一处丛林里,藏着一口水井。由于长期不用,井里已经无水。“这眼井就是当年胡耀邦他们打的,离食堂近,吃水方便。”小张说,近年来,他们对胡耀邦旧居精心修缮,基本保持了原貌,现在已成为潢川县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
  旧居门口的玻璃橱柜里,放着一只缺把的白色茶杯、一个锈迹斑斑的暖水瓶、一把铁锹和一把砌墙用的瓦刀。“这些是胡耀邦用过的物品。”72岁的黄湖农场退休职工关正友告诉记者。关现在居住的房屋还是当年团中央五七干校留下来的,近40年过去了,那些用硕大土坯垒起的墙壁还很结实。“盖房子时,胡耀邦主动让我教他砌墙技术,他谦虚得很,又聪明又能干,很快就干得有模有样了。”关正友笑着说。
  位于黄湖农场的团中央五七干校,是1969年4月成立的。这个容纳了近2000人的干校,都住着什么样的人呢?
  荒芜农场来了许多高级干部
  始建于1958年的黄湖农场,曾是犯人劳改的地方。“30多年前这儿可荒凉了,跟现在比简直是地下天上。”关正友是黄湖农场的“元老级”职工,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时,农场一片荒芜,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都没法下脚;没有干净水,只能到浑浊不堪的池塘里舀水喝;农田里杂草丛生,没有一件像样的农具,更没有机械用具,耕种全部用人力。
  据“河南省内迁厂矿、企事业单位和来豫举办五七干校情况”档案记载:“截至1970年1月,在河南安家的中央各部委五七干校有61个……潢川黄湖农场的团中央五七干校已有2400人。”然而,该农场现存档案记载的干校人数与此却有出入。到1969年5月,入驻黄湖农场的团中央五七干校包括“中央团校、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出版社、中国青年报社、杂志社、印刷厂、亚洲学生疗养院等团中央机关直属单位的全体干部和工勤人员共计1970人”。
  农场场部负责人解释,实际上,“2400人”包含了家属和子女,一般归档时不计入册。
  团中央五七干校的组织结构实行部队建制,划分为11个连队,分布在农场各队。档案载明:“团中央行政处编入一连,驻地为现在的方寨;青年杂志、万年青、辅导站杂志社编入二连、八连,驻地为现在的四队;团中央机关编入三连,驻地为现在的一队;四连为各单位抽调,驻地为现在的机务队;青少年报社编入五连、六连,驻地为现在的砖瓦厂、七队;青年印刷厂编入九连,驻地为现在的三队;中央团校编入十连,驻地为现在的五队;亚洲学生疗养院编入十一连,驻地为现在的六队。”
  “胡耀邦在一连,我在六连当生产队长。”关正友说,除了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外,当时团中央九届书记处的另外10位(候补)书记全部分属11个连队,6位书记是胡克实、王伟、杨海波、王照华、路金栋、王道义,4位候补书记是张德华、李淑铮(女)、徐惟诚、胡启立。
  黄湖农场珍藏的300多幅照片,还原了团中央干部集体奔赴河南的热烈场面:1969年4月的一天,他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誓后,在军代表的带领下整队登上南下的专列,开赴遥远的黄湖农场。
  在陌生的农场,身为高级干部的胡耀邦将如何面对“下乡锻炼”?
  “以天下为量者不计细耻”
  1968年,根据毛泽东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共在河南、湖北、江西等18个省区创办了106所五七干校,河南占了大半。
  “其实,团中央五七干校地址是反复筛选确定的。”黄湖农场场部负责人说,1969年,团中央通过在黑龙江、安徽、河南等地多处选点,最后落脚黄湖办起五七干校。
  “刚来农场时,不少人的情绪非常低,倒不是怕劳动,主要是心理和精神压力太大。”关正友说,大概是1969年4月,干校开大会,军代表宣布,说以后你们就要在这里劳动,在这里生根,以后黄湖就是你们的家了,“因此,平时劳动完后大家就聊天、闲逛,也不愿意去学习了,甚至好多人把带来的书都扔了”。关回忆,他听说一位女同志曾消极地公开表示:“在这里也没有人重视我们,学习还有什么意义。”
  “胡耀邦同志和蔼可亲,善于做思想工作。”关正友讲了一件事:1970年干校清查“五一六”分子(注: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主要是批判、撤销并要求各级党委停止执行《二月提纲》,向党、政、军、文各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猛烈开火),有个叫武如春的同志因被怀疑而受到审查,他内心很矛盾,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胡耀邦知道后亲自找到他,对他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何必太在意,路其实还长着呢。你还年轻,应该学会坐冷板凳。说完,胡耀邦从兜里掏出圆珠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一行字:“以天下为量者,不计细耻;以四海为任者,不顾小节。”
  在许多老职工的印象中,胡耀邦不仅乐于劳动,更喜欢和群众打成一片。吕洪志和胡耀邦曾共住一个宿舍,白天他们一起劳动,晚上就天南海北地聊。“他知识广博,从历史到文学,从红军长征到未来中国的发展,他总是引经据典。”吕洪志说,胡耀邦是个很达观的人,他经常教导大家不要悲观,要相信党,相信人民。“他当时患有肩周炎,干完活后要洗澡,用手臂擦洗后背很困难。我帮他搓背,他打趣说‘小吕啊,你帮我搓完背,我再帮你搓,我不能因为年龄大就总是麻烦你,我们要体现革命互助精神啊!’”
  在黄湖农场的两年多里,胡耀邦是怎样劳动的?在劳动之余都做些什么呢?
  干活间隙仍然手不释卷
  当时,黄湖农场挖了很多大水塘。“挖塘时正是夏天,大家在胡耀邦同志的带领下整天顶着烈日,赤着脚泡在泥洼里。时间长了,腿脚被泡得瘙痒难耐,但谁都不在乎。”关正友回忆,胡耀邦常说自己出身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从小就学会了干农活,这点活儿不算啥。
  在吕洪志眼里,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胡耀邦干起活来都不落人后。农闲时筑路、修渠,防汛期间查看水情,加固堤坝;农忙时插秧锄草、维修农具,样样干得出色。“他往往一天能插七八分水稻,很多年轻人都比不过他。干校每隔一段时间就举行一次插秧比赛,哪一次他都能获奖。”吕洪志说。
  “那时候干校修坝、修桥用的石头,必须到40公里外的大别山上去拉。运石头是最艰苦的工作,而胡耀邦同志每次都冲在最前面。”农场老职工李方然讲起往事,情深意长。一次连队安排李方然和胡耀邦去运石头,“他身上带两三个馒头,就是一天的伙食,渴的时候就蹲在池塘边捧点水喝”。李说,一开始他只当眼前的人是个普通的农民老大爷,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
  胡耀邦是个十分用功的人。“劳动间隙,其他的同志都去休息了,他却捧起书本,钻研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吕洪志说,夏天,他躲在蚊帐里读书;冬天,土坯墙无法抵御风寒,他就披上棉衣,围着被子,手不释卷。有同志开玩笑:“你真是干校的学习模范啊!”他总是笑呵呵地回答:“过去在战争年代还没有这样多的时间和这样好的学习条件呢!”
  关正友和胡耀邦虽然不在一个连队,也在学习上受过胡耀邦帮助。一次,关正友想给家人写信,有很多的字不会写,向胡耀邦请教。“他很高兴,不但帮我搞清了字词意思,还教我读书的方法。等我回到宿舍,他跑过来送我两本书。”至今,关正友还珍存那两本书——《毛泽东选集》和《现代汉语字典》。
  “朝阳高照,任凭寒风叫。风卷红旗欢笑,喜看西塘换貌……”曾任胡耀邦机要秘书的高勇写下的这首《清平乐·记挖大西塘》,描绘了胡耀邦带领干校同志挥汗劳作的火热场景和精神风貌!
  这里广阔肥沃的土地上留下了胡耀邦深深的足迹,也成为重返北京的胡耀邦和他的同事们牵肠挂肚的地方……
  黄湖农场备受“北京”关怀
  1971年10月,胡耀邦离开黄湖农场五七干校回到北京,结束为期两年半的锻炼劳动。
  “我曾到北京找过胡耀邦同志,那时他已经是党的总书记。我没能见到他,但见到了他的夫人李昭。”吕洪志说,李昭非常热情,听说他是从黄湖农场来的,忙把他请进家,询问黄湖的变化。“我在他家里等了很长时间,最终也没机会向耀邦同志问好,觉得挺遗憾……”
  到1973年4月,团中央五七干校的同志已陆续返回北京。他们中的许多人先后走上了省部级以上领导岗位。黄湖农场新近整理的档案显示,从1994年春至2006年7月,包括高勇、徐惟诚、伍绍祖等同志在内的老领导及其亲属共15人次先后重返黄湖,对农场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胡耀邦夫人李昭同志的协助下,黄湖国家级农业高新科技示范项目顺利得到批复;中组部原副部长王照华联系北京音乐厅捐建了黄湖爱乐希望小学;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牵头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捐建了共青图书馆,并解决农场的道路建设问题……
  1973年,团中央五七干校撤销后,黄湖农场又迎来了郑州市2700多名知青,改为青年农场。知青离场后,复名国营黄湖农场。“现在,我们正对胡耀邦旧居进一步完善维修,出版有关胡耀邦同志在干校时期的书籍和部分老同志的回忆录。”黄湖农场场部负责人透露,目前,他们正努力争取将团中央五七干校旧址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