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潢川新闻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要闻 > 浏览

历史沿革

来源:潢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1-22 11:16 作者:潢川新闻网 点击:

历史沿革

  潢川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黄姓发源地。春秋称黄国,汉代为弋阳,盛唐谓光州,民国二光州铁旗杆年更名潢川。后设潢川专署,1952年并入信阳。历史上名人荟萃,古迹文物遍布。为战国春申君之故地,元朝文豪马祖常之家乡。黄国故城气势恢宏,蔡番青铜器精美绝伦,清代铁旗杆赫然矗立,吴道子墨迹碑刻出神入化,倾倒过无数文人墨客、名士风流。潢川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玉带般的潢河穿城而过,如虹双桥飞架南北;春申、弋阳两城相峙,河上点点白帆,时有渔舟唱晚;两岸亭台楼阁,夜半灯火阑珊;再有望河楼、三义观、晴堤新柳、七里清泉等景物,如涛如画,“光州十景”折服无数文人墨客,茶圣陆羽更是对光州茶赞赏有加“淮南茶,光州上”。“豫南小苏州”和“鱼米之乡”当之无愧。

  古迹有隆古乡的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黄国故城遗址和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张集乡的霸王台,望河楼藏有唐画家吴道子墨迹石刻观音像、书画家虞州南亲笔“攀龙附凤”碑刻等。革命纪念地有成立于1926年的中共潢川特别支部旧址,1928年中共豫东南特委旧址,1931年潢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团中央干校旧址等。

 

古代建置

  潢川古为光国。《禹贡》载:“为扬州之域,三代因之”。春秋时为黄国。 距离县城西北5公里有黄国故城遗址,土夯结构保存完好,高度5-7米,经历2000余年屹立不倒。是中华黄姓发源地。战国春申君黄歇故里。鲁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楚灭黄,黄地入楚。秦并诸侯,分全国为36郡,今潢川地属九江郡。

  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弋阳县,隶汝南郡;东汉初(公元前26年)改弋阳为弋阳侯国,仍隶汝南郡。三国时黄国故城期,魏文帝黄初元年置弋阳郡,弋阳县为郡治所。 北齐武平元年(570年),更名定城县,仍为弋阳郡治所(今潢川南城);陈宣帝十一年(579年)北周攻占定城,改弋阳郡为淮南郡,定城为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淮南郡,直属光州。大业三年(607)光州改为弋阳郡,定城属之。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阳郡为光州,另置弦州,定城为治所;贞观元年(627年)废弦州。定城属光州。太极寻根园元年(712年)光州州治由光山迁至定城。天宝元年(742年)改光州为弋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光州,宋宣和元年(1119年)光州改为光山军,不久又为光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为避太子光瑛讳,改光州为蒋州。定城均为州郡治。嘉熙元年(1237年)兵乱,光州徙治金刚台。

  元至元十年(1273年)置光州招讨司,三十年光州改为汝宁府。定城为治所。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定城县入光州。四年光州属中都临濠(音háo)府(治今安徽声凤阳县),十三年仍属汝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为直隶州。

 

近代建置

  民国初,废府州设道尹。2年(1913年)光州改为潢川县,属豫南道(1914年改豫南道为汝阳道);1928年5月河南省境划为14个行政区,潢川为第十三行政区治所。1932年8月成立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治潢川。1934年4月署治曾迁至经扶,旋即返潢。1949年1月31日潢川解放,潢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和鄂豫区二专署同迁县城设治,5月撤消鄂豫区所辖一、二专署,合并为潢川专署,属河南省人民政府,辖潢、光、固、息、商、罗、新7县,潢川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潢川县人民政府;1952年10月,信、潢两专署合并,潢川县隶属信阳专区。1970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6月9日开始,属信阳市至今未变。

  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增列为河南省直管县,凸显了潢川在河南经济与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将为全国探索省直管县提供有益的试点与借鉴。

  2010年6月12日,信阳市成立了常务副市长领衔的“潢光一体化”领导小组,指导两县一体化进程。

  潢川专区原为中原解放区鄂豫区所属的一专区和二专区,1949年合并为潢川专区,专署驻潢川县。辖潢川、光山、新县(原经扶县改称)、商城、固始、罗山、息县等7县。1952年由固始、潢川、息县3县析置淮滨县(驻乌龙集)。同年,撤销潢川专区,原潢川专区所属潢川、光山、新县、商城、固始、罗山、息县、淮滨等8县并入信阳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