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潢川新闻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要闻 > 浏览

陈元光祖籍河东说辨析

来源:潢川县史志办 发布时间:2017-02-24 08:32 作者:陈国太 点击:


    摘要:开漳圣王陈元光籍贯事关陈元光是吃人的蛮獠土著还是引领文明的中原汉族,事关陈元光是开疆拓土镇国安边的民族英雄还是“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事关中华文化的影响和地位,事关台湾人民与中原人民的关系定位和祖国统一大业。在一些人随意篡改历史和丑化英雄人物形象歪风兴起的背景下,在台独势力暗流涌动的历史背景下,陈元光籍贯问题成为闽粤开发和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让英雄安息、让英灵回家,本文对有关陈元光光州人籍贯的历史文献和依据进行了认真查找考证,对近30年来陈元光籍贯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辨析考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得出了陈元光籍贯在光州的论断,向世人还原了“光州之子陈元光,开漳教化成圣王”的真实历史。
    值漳浦威惠庙建庙1300周年、开漳圣王陈元光诞辰1360周年之际,为纪念陈元光开发闽粤功绩,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热。厦门大学海峡两岸陈元光文化研究会还专门举办了学术论坛。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了解到当前研究的状况。陈元光籍贯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仍然是争论的焦点。一些研究者限于从自身所在地域出发,依据某一地、一朝、一点、一个较短的时间段有限之史料去考察,随即匆下断语。这种抓住某一地、一类(谱、笔记、小说、地方志)有限资料,而忽视从唐至今更多的广泛资料,而得出结论的研究方式和结论,视乎视野不够宽,史料不够全面和充分。其中,河南的关键史料,特别是历代《河南通志》、《汝宁府志》、《光州志》三级河南地方志,以及唐宋会要、诏勅、史料笔记等资料,其中陈元光传及相关庙宇祠祀记载,白纸黑字写陈元光为唐光州人,却被严重遗漏、曲解或选择性忽视,进而演绎出陈元光籍贯河东说、揭阳说、岭南土著说、颍川说、固始说等不当结论,让将军英灵至今蒙羞。如果纵观陈元光一生成长历程,从古到今充分掌握和对比福建、广东与河南三省的地方史志及相关研究资料,依据历史遗址和田野发现,充分尊重陈元光后人的光州人信念判断,以史说话,以实为证,综合研究考察,则很容易得出陈元光确系唐初光州弋阳(今河南省潢川县弋阳古镇)人的结论。
    一、各家观点及辨析
    综合温丹铭、徐晓望、欧潭生、肖林、汤漳平、周建昌、柯兆利、朱天顺、周贤成、王大良、贝文喜、张耀堂、河池、杨际平、谢重光、庄义青、郭联志、李乔、陈支平、任崇岳、陈昌远、陈隆文、毛阳光、汪毅夫、张新兵、尹全海、赵智海、杨峰等闽粤豫陈元光文化研究专家的观点, 归纳起来,陈元光籍贯大体有以下几说:
    (一)河东说
    以温丹铭、周贤成、张海坤、王大良、黄超云、钱文忠等为代表,以徐晓望《福建通史(隋唐五代卷)》之第一章第二节《陈元光的家世》,周贤成《陈元光家世考》,王大良《陈元光及相关问题研究三题》,黄超云《陈元光族姓新考》,张海坤《陈元光问题考证研究》,郭联志《陈元光籍贯有定论》、《由唐代的府兵制度谈虚构的“光州府兵”》等文为例,认为陈元光籍贯在河东,主要依据有:
    1、唐代林宝《元和姓纂》的有关记载。该书卷三《上平声·十七真》陈氏条下曰:“诸郡陈氏,司农卿陈思门(注:“门”当为“问”),左豹韬将军陈集原,右鹰扬将军陈元光,河中少尹兼御史中丞陈雄,河东人”。(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三,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8页。)
    2、宋朝朱翌《威惠庙记》记载:“陈元光,河东人。家于漳之溪口。唐仪风中,广之崖山盗起,潮泉响应。王以布衣乞兵,遂平潮州。以泉之云霄为漳州,命王为左郎将守之。后以战殁,漳人哭之恸,立祠于径山。有纪功碑、灵应录见于庙云。”(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一《循州·古迹》,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一版,2012年第三次印刷,第三册,第2929页)
    3、明正德《大明漳州府志》卷之十四《纪传志》:“陈元光,河东人,旧志谓其通儒术,所著兵法射诀与《黄石公素书》及《太公韬略》相表里,……。”
    4、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三《祠祀》:“威惠庙,城北门外,祀唐将军陈元光。公河东人,父政。以诸卫将军戍闽,出为岭南行军总管,平广寇,创漳州,以左郎将领州事,后战殁于阵,漳人至今思之。”(嘉靖《龙溪县志》, 明嘉靖天一阁本。)
    6、《福建通志》、《漳浦县志》、《粤闽巡视纪略》等记载:陈政将军至漳,谓父老曰:“此水如上党之清漳”,故以漳名;说漳江得名与上党的清漳有关,“漳浦、漳州名郡,皆本次”。以证明陈元光为河东人。
上述论据资料和观点貌似有理有据,其实并无真凭实据,大多自相矛盾,或为虚假和臆断之说,不足为信。分析如下:
    1、河东(今山西)古往今来地方史志从来没有文献记载陈政、陈元光为河东(今山西)人及其人其其事。
    身为唐朝入闽平叛的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开创漳州的玉钤卫翊府中郞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兼漳州剌史、开漳圣王陈元光,其身份地位如此之高,影响应该不小,如果是河东人,国史暂且不说,被称为一方之全史的山西各府县地方志应该为陈政、陈元光父子立传,哪怕是些许记录。但研究、翻遍山西所有地方史志,无论是省志还是县志,无论是河东郡还是上党郡,都没有任何关于陈政、陈元光河东人的记载,哪怕只言片语。这就像别人说某人生有某子,而作为生养的父母全然不知此事一样,这不是奇怪事吗?而反观河南地方志记载,从省通志到府志到州志,从唐宋元明清,历代皆有陈元光为光州人的明确的大量详实的记述。正反对比,这只能证明陈元光根本不是河东人而是唐淮南道光州人,河东说乃纯粹臆测和误传。
    2、《元和姓纂》受唐人好称郡望的影响,记载并不完全正确,流传现今的《元和姓纂》不一定是原作,其中内容或有伪托之作和参杂使假之处。
宋朝端明殿学士、翰林学士、宰执洪迈的《容斋随笔·四笔》卷九《姓源韵谱》(洪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7月版,第719—720页)一文,是这样评价《元和姓纂》的:“姓氏之书大抵多谬误。如唐《贞观氏族志》,今已亡其本。《元和姓纂》诞妄最多。国朝所修《姓源韵谱》尤为可笑。姑以洪氏一项考之,云:‘五代时有洪昌、洪杲皆为参知政事。'予按二人乃五代南汉僭主刘䶮之子,及晟嗣位,用为知事,其兄弟本连‘弘'字,以本朝国讳,故五代史追改之,原非姓洪氏也。此与洪庆善序《丹阳洪氏》云‘有弘宪者,元和四年尝跋《辋川图》。'不知弘宪乃李吉甫之字耳。其误正同,《三笔》已载其说。”
    是什么原因出现这么多错误不实之处呢?洪迈在《容斋随笔》之《随笔》卷一《浅妄书》(洪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7月版,第6页)中指出:“俗闻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录》、《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之属,皆绝可笑。然士大夫或信之,以至以《老杜事实》为东坡所作者,今蜀本刻杜《集》遂以入注。孔传《续六贴》,采摭唐事殊有功,而悉载《云仙散录》中事,自秽其书。《开元天宝遗事》讬云王仁裕所著,仁裕五代时人,虽文章之气骨,恐不至此。姑析其数端以为笑。其一云,‘姚元崇开元初作翰林学士,有步辇之召。'按,元崇自武后时已为宰相,及开元初三入辅矣。其二云:‘郭元振少时美丰姿,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其三云:‘杨国忠盛时,朝之文武,……。'其四云:‘张九龄览苏颋文卷,……。'近岁,兴华军学刊《遗事》,南剑州学刊《散录》,皆可毁。”
    清代学者也发现唐朝妄称望族这一现象。顺治年间进士、刑部尚书、文史学家王世禛著《池北偶谈》(注:卷二十二《族望》篇)云:“唐人好称望族,如王则太原,郑则荥阳,李则陇西、赞皇,杜则京兆,梁则安定,张则河东、清河,崔则博陵之类,虽传志之文亦然,迄今考之,竟不知何郡县人。”
    关于唐人好称郡望,不求实际住址和出生,唐史学家刘知几(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唐代著名史学家)在修国史写《李义琰传》时为此还与国史馆监修官(当朝宰相)发生了冲突。这件事被刘知几自己写进了中国史学经典《史通》之《内篇·邑里(因习)第十九(注释)》。刘知几原注云:"时修国史,予被配纂《李义琰传》。琰家于魏州昌乐,已经三代。因云:'义琰,魏州昌乐人也。'监修者大笑,以为深乖史体,遂依李氏旧望,改为陇西成纪人。既言不见从,故有此说。"原因是李义琰家住魏州昌乐(今河北大名),已有三代之久,所以刘知几撰曰:“李义琰,魏州昌乐人”。国史监修、当朝宰相发现后大笑刘无知,因为按照当时风习和修史规定,写人物籍贯需写其姓氏郡望。而刘知几主张,写史应根据已变化的情况从实而书。但这种正确的意见不被采纳。刘知几被迫因习旧制取李氏起源之陇西(今甘肃陇西)而改为“李义琰,陇西成纪人”。
    事后,刘知几叹曰:“三王各异礼,五帝不同乐,故传称因俗,易贵随时。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积习相传,寝以成俗,迷而不返”“千载遵行,持为故事。而一朝纠正,必惊愚俗。”“欲求实录,不亦难乎?”“如此,致使版籍混乱,邑里难详。”随后,有感于此,系统阐述了史书如何对待著史因习之规,详细条陈前人陋习,今之变革,和史家当持之原则。是为《史通》之《因习》两篇写作的原因。
    另据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乔在《“闽祖光州”现象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第328—330页)一书考证:唐称韩愈为韩昌黎也是最好的例子。《旧唐书》上说,“韩愈,字退之,昌黎人(治今辽宁义县)。”韩愈本人又往往自称“昌黎韩愈”。他的诗文集也命名《韩昌黎集》。然而,韩愈实际上是河阳(河南孟州市)人,与昌黎(治今辽宁义县)没有任何关系。他还指出,《元和姓纂》上面所列四名河东陈氏人物,司农卿陈思门、河中少尹兼御史中丞陈雄的籍贯限于资料无法断定,左豹韬将军陈集原,新、旧《唐书》都明明白白写着“陈集原,泷州开阳人也”。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杨际平(从《颍川陈氏开漳族谱》看陈元光的籍贯家世》——兼谈如何利用族谱研究地方史)也认为:“河东说源于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卷三所说‘右鹰扬将军陈元光,河东人'。但从《元和姓纂》的体例看,这里说的也只是郡望而已,与籍贯不是一回事。”
    由此可证,《元和姓纂》记载并不完全正确,流传现今的《元和姓纂》并非原作,可能系伪托唐人所作,或者一些内容可能有伪托之作、参杂使假据之处。河东或为陈氏郡望,并不一定是陈元光的籍贯。
    3、朱翌《威惠庙记》,内容自相矛盾,查考朱翌文集并无此文。
    记载“陈元光,河东人”的朱翌《威惠庙记》,乃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一《循州·古迹》篇引用的循州威惠庙流传的据说是宋朝朱翌所作的文章。后为广东等地地方志采信摘录。但是其问题有四点:其一,王象之《舆地纪胜》为什么不直书威惠庙祭祀者陈元光为河东人,而特意引述:“宋朝朱翌《威惠庙记》记载:‘陈元光,河东人。这里面或许有其深层用意。可能他对此文是否为朱翌所作有疑虑,也可能他对记载陈元光为河东人有疑问,或者有其他不愿意言明的原因。他这样特殊处理的用意或许是,陈元光是否为河东人,此文是否为朱翌作,请后人继续考证,他这里目前只有这一资料,权且写上,如果后人即便发现有误,那也是朱翌弄错的。其二,现在查朱翌《猗觉寮杂记》、《潜山集》、《潜山诗馀》及《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等所有收录朱翌的诗文集中并无朱翌撰写此文的记载。因此,《舆地纪胜》卷九一《循州·古迹》篇引用的朱翌《威惠庙记》仅仅为孤证,或如洪迈所论伪托之作。其三,《舆地纪胜》卷九一引用的朱翌《威惠庙记》记载内容前后矛盾,逻辑混乱。开篇先说“陈元光,河东人”,第二句又说“家之于漳之溪口。”结下来则说“唐仪风中,广之崖山盗起,潮泉响应。王以布衣乞兵,遂平潮州。以泉之云霄为漳州,命王为左郎将守之”。既然是河东人,怎么又家之于漳州的溪口?而且其安家时唐朝对漳州尚未批准成立,如何知道有漳州一说?怎么一下子就把一个山西人变成了漳州之溪口人了?而接下来又说陈元光“以布衣起兵平潮州”。连朝廷都镇压不了的泉潮剧贼,一个起兵布衣竟然能平之,岂不怪哉!其四,既然家之于漳州的溪口,平潮后“为左郎将守之”,为何庙宇建在循州之揭阳,以至于后来谢、杨等专家由此得出结论说陈元光为揭阳人。一个福建溪口人竟然又被证明成为了被废置几百年的已经不存在的广东揭阳县的土著首领了?!   
    4、漳州之漳江与河东之清漳并无必然关联。
    河南社科院李乔指出,持此观点者,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殊不知,河东郡与上党郡一个在山西省西南部,一个在山西省东南部,两地相距近300公里,中间还有绛郡、长平郡、临汾郡相隔,据此怎么能够认定陈政就是河东人呢?实际上,光州人陈政率领府兵来到闽地之前,曾跟随父亲陈克耕在今山西上党清漳一带征战,从中原来闽地,看到清浊合流的河水自然联想到清漳,遂以漳江名之,完全有可能。所以,从“此水如清漳之水”一句话并不能推论陈元光为河东人。
    李乔还指出,闽地史志自身也说明,漳江得名与河东无关。如康熙《福建通志》卷三,《山川》载:“漳江,在八郡,水出自西林,由铜山海门而下,清浊合流成章,故名。”;康熙《漳浦县志·方舆》:“漳江,溪水自西林出,海水自铜山海门而入,清浊合流成章,故名。”;《粤闽巡视纪略》:“漳江,自西林出,海水自铜山来迎之,清浊合流成章,故名。”。
    其实,其他以“漳”命名的河流也都与两江汇流有关。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三,《辩证》,岳麓书社,1998版,第17页)中说:“水以漳名、洛名者最多,……,余考其义,乃清浊相蹂者为漳。章者文也,别也。漳谓两物相合,有文章,且可别也。”即说明所谓漳江即是清浊合流之江水。
    5、清代以来福建省各级有关地方志随后纠正了以前河东人的说法,而一致确定陈政、陈元光为唐代光州人。
    清代学者较以前重视考据,学风十分严谨,考据学盛极一时。今天我们查阅清代《福建通志》《漳州府志》《漳浦县志》《龙溪县志》等所有各级志书,在陈政、陈元光等有关记载中,全部更改了明代称陈元光河东人或固始人的说法,均明确记载陈元光为光州固始人。这说明清代地方史志作家经过考证,发现以前记述陈元光河东人或固始人错了,所以及时进行了一点(尚不彻底的)更正。
    6、陈氏祖舜帝,都于河东。从陈氏族源、祖源来看,河东是为陈氏族源、祖源之地,是陈氏郡望之一。说陈元光为河东人,实质或指陈氏郡望。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下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史记·五帝(舜)本纪》载:“舜,冀州(古九州之一,约包括今河南、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河北东南部等地区)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通志》(郑樵著,中华书局,1987年1月版)卷二《五帝纪二·志三六、三七》记载:“帝舜,有虞氏,曰重华,亦曰大舜,亦曰都君,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瞽瞍生舜,……,舜本处虞之妫汭,号曰有虞氏,作都于蒲阪。……,”
    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四0云:“蒲版(阪),舜旧都,其北有长版,为邑之险要,故曰蒲版(阪)(注:即今山西省运城永济。)。”
    《新唐书·地理志二》:“河东道,盖古冀州之域。……,为府二,州十九,县百一十。……乾元三年为府……有蒲津关,一名蒲坂。……,天宝十三载更名。本虞乡,武德元年更名。贞观十七年省,以地入虞乡,二十二年复置。       武德元年曰虞州,……,至德二载更安邑曰虞邑,乾元元年隶陕州,大历四年复故名,元和三年来属。”
顾炎武《日知录》第三十一卷称:“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元之京师在蓟门,而其西则山,故谓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谷梁传·杨士勋疏》云:“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尧)虞(舜)及夏(禹)殷皆都焉,则冀州是天子之常居。冀州包含今山西省全境,尧都平阳(临汾),舜都蒲坂(永济),禹都安邑(夏县)都在山西境内。”
    《姓氏文化研究论文集》(陈百才著,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陈氏委员会编印,2015年版)考证:舜称帝前,曾封予虞国(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故称为有虞氏。尧去世后,舜继帝位,建都蒲阪,国号虞,故称虞舜帝。周武王克商后,复求得舜后裔妫满封于陈国。舜后人此后遂以国为氏,是为陈氏。舜帝是中华陈姓公认的陈姓血缘太始祖,是世界陈氏最早祖根。河东(虞城蒲阪)遂为陈氏发源地和郡望之一。
    《中华姓氏通书·陈氏》、《中华姓氏通史·陈氏》、《世界陈氏通谱》、《中华陈姓考略》等姓氏文化和谱牒研究专著均持同样观点。
    肖林,福建省史志研究暨编纂专家。他在《福建史志》1990年第六期《陈元光籍贯窥探》一文分析评论陈元光籍贯河东说时考证,陈元光祖父陈克耕在晋南淮北之河东一带征战经年,河东只不过是陈克耕曾经转战的地方,而不是他的籍贯,当然更不能认为是他孙子陈元光的籍贯。他还指出持河东说的第二个误据:恐怕是(陈)“茂子政”一语。陈茂(河东人)子政,据《隋书·陈氏传》所载,隋“炀帝时授(政为)协律郎……宇文化及之乱以为太常,后归于大唐,卒于梁州总管。”《中国族谱研究》一文指出,“考隋书卷六十四《陈茂传》,茂子政,议者颇谓其人即陈元光之父。然茂子政乃河东猗氏人,陈茂子唐初卒于梁州总管,……而陈元光父卒年则在总章二年以后,其非同一陈政可知矣!” 显然,这个河东的陈茂子政非光州陈克耕子政、陈元光父政。
    李乔在《闽祖光州现象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第328—330页)一书对河东说分析后同样指出,《元和姓纂》、《威惠庙记》所说“河东”是陈元光家族郡望,并不是陈元光的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