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潢川新闻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要闻 > 浏览

河南日报:潢川县 区域中心展鸿篇

来源:河南日报 2021-6-29 发布时间:2021-06-29 11:46 作者:胡巨成 刘宏冰 潘伯栋 点击:

区域中心正崛起 余潇 摄
 
纺机飞转织幸福 张灏 摄
 
物流枢纽落光州 张灏 摄
 
山水相拥美乡村 熊少菊 摄
 
鱼米之乡富潢川 熊少菊 摄
 
贡面富了千万家 曹乃军 摄
 
  黄国故里,弋阳光州——潢川,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历来多为郡、州、专署所在地,如今更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区域优势,无可匹敌。
  素有豫南“小苏州”之称的潢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突出,花木之乡、甲鱼王国、鸭王之都、中国虾都等盛名之下,全县上下正朝着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奋勇前行。
  党的十八以来,潢川县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60.89亿元增至2020年306.9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67亿元增至8.0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7603元、16846元增至16372元、30404元,经济社会进入历史上升期、发展提质期、振兴黄金期,呈现出只争朝夕、勃发进取的景象。
  党建引领促振兴
  3月28日,可满足鲜活小龙虾日集中交易50万斤以上的潢川县小龙虾生态产业园开园,全县群众像过节一样高兴。
  经过近年持续发展,潢川县小龙虾产业持续壮大,稻虾共作面积突破100万亩,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长江以北地区第一县,中国虾都名不虚传。
  在政府扶持下,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起集小龙虾种苗繁殖、稻虾规模种养、鲜活交易、冰鲜仓储、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虾稻有机米、进出口电子商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稻虾产业,该公司也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建设运营小龙虾生态产业园,就是该公司做大做强小龙虾产业的创新举措。通过搭建鲜活小龙虾物流专线,全国300多个城市可实现“潢川小龙虾一日达”。
  通过做红“一只虾”、做大“一只鸭”、做亮“一枝花”、做优“一粒米”等措施,带动全县1.4万户4.9万人脱贫致富。他们创新探索“虾稻共作”产业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列入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成为全省产业扶贫模式10大典型案例之一。“四好农村公路”交通扶贫模式、医疗健康扶贫“五道防线”等也在全国、全省推广。2019年5月9日,潢川县以零漏评、零错退通过全省脱贫退出评审,永久摘下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紧扣实际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潢川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主导产业发展这条主线,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有机融合,形成“三级书记”抓脱贫谋振兴、县乡村齐攻坚不松劲的大好格局。
  通过县委牵头,县直各部门和乡镇参与,潢川县筛选出市场前景广阔、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茶旅、小龙虾、花木、贡面(现代食品)、糯米粉、鸭、生猪、生物医药、甲鱼、纺织服装等十大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筹建10个县级党建集群引领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建立“十大产业链”党建办公室,将87个分散孤立的“两新”党组织按“链”归建,推动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以产业支撑加快乡村振兴。
  优化环境强生态
  3月30日,潢川县仁和镇连岗村第四届“浪漫樱花·乡约连岗”文化旅游宣传活动盛大开幕,四面八方上万游客前来湖边赏樱、湖面泛舟。
  位于胡桥水库上游的连岗村,一度陷于贫困、落后、破败的困境,村民们自嘲“连岗连岗,没有指望,好田被淹,尽留山冈”。
  在上级引导支持下,近年来连岗村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加速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茶产业和花木产业,推动文旅、农旅融合,叫响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连岗村生态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通过积极创建森林城市,潢川县建成生态廊道177.2公里,创建美丽乡村93个、省级卫生村8个、市级生态村9个。
  美丽乡村遍地开花,城市提质加速推进。2015年秋,春申街道办事处天驹社区益民居小区的数百户居民刚搬来时,小区外的老龙埂水渠臭气熏天,到了夏天蚊蝇横飞,家家房户紧闭门窗,群众苦不堪言。
  2019年年初,包括老龙埂水渠在内的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上马,累计投资12.1亿元改造黑臭水体,城区7条“臭水沟”,如今全都变成了居民休闲的河边公园。
  水变清了,路变宽了,城市慢慢绿化美化起来,逐渐增多的街头游园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在“生态兴则文明兴”城市发展理念指引下,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越来越多地变成现实。
  近年来,潢川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坚持“四水同治”净化“水”,畜禽养殖污染三年任务一年完成,潢河、白露河水质由劣五类稳定在三类。成立“四个专班”优化“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获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环保执法先进集体。落实企业“三防”靓化“土”,耕地质量不断向好,较好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加快发展开新局
  5月31日,潢川县召开五大组团项目观摩会,在家的处级领导,以及下属单位负责人悉数出席,先后对滨河南路白改黑升级改造项目及滨河景观带的绿化提升、产业集聚区科创园、中小企业孵化园标准化厂房二期、南海湖综合治理、蔡氏河公园等项目工程进行了现场观摩。
  坚持做大项目引擎,潢川县持续叫响“拼命上项目”,实施“五大组团”全力推。去年以来,有53个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规划大盘子,潢川机场列入国家“十三五”调规项目,淮河航运码头、潢河治理工程纳入淮河生态建设规划,至今已开工建设项目60个,建成投产37个;招商引资项目126个,建成投产47个。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新城东区、商务中心区开发建设启动,潢川开发区创建省级示范物流园,产业集聚区获评省一星级,“三区”融合、一体发展,成功入驻企业达123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坚定不移推进以农业产业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引领新型城镇化,潢川县特色经济“稳”有定力,中心城市“进”有信心。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全县三次产业结构实现19.1:33.2:47.7。粮食产量稳定在14亿斤,统筹推进“鳖、鸭、花、猪、粉、虾”等特色产业绿色转型,培育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主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5家,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畜禽生产大县、中国花木之乡、中国优质糯米粉之乡等名片越擦越亮,生产出了约占全国30%的花木、40%的糯米粉、世界50%的鸭制品、港澳60%的生猪和全省70%的小龙虾。发展“四上”工业企业41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日益壮大,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务公开改革成为全国试点,创业创新活力凸显,各类市场主体已发展到5万家。
  强化城市支撑,突显“水城花乡”特色,持续构建“一河秀两岸”“一路连三区”“一创兴两园”的城市格局,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5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超过5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74%,成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四大样本之一,成功实现由中等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华丽转身。围绕以水润城,城区潢河两岸逐步变成了市民最爱的景观带、休闲带。
  共建共享构中心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潢川县交通运输局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是河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潢川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坦言,这要完全归功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每年确立一批“十件实事”,一批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潢川县投资近20亿元,建设农村道路2562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在信阳市率先实现了县乡村公交全覆盖,“一元客车村村通”经验被交通运输部向全国推广。
  从投资5.2亿元完成“引泼入潢”工程,让50多万城区群众吃上放心水,到全国率先探索“一元村村通”公交,成为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从建设紧密医共体,引进省医豫南分院落户潢川,县医院成功创“二甲”,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新址,成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县,到出台民办教育“12条”,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从持续推进“一河秀两岸”,实施潢河综合治理,打造潢河生态景观带,到新建、改建城市主次干道20多条,在潢河上新建8座大桥,打通城区南北交通大循环,潢川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把件件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百年沧桑,百年辉煌。潢川这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热土,正发生着一日千里的变化。如今,潢川正以京九大道、光州大道为轴线,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潢川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花木生态博览观光区、黄国故城文化旅游区“六区”融合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建设“一个中心、一个枢纽、四个强县、一个家园”的目标奋勇迈进。